NSK电机轴承跑圈:原因与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3日              NSK

    NSK电机轴承跑圈问题,指的是滚动轴承与其配合的轴或孔之间发生的相对滑动(相对位移)。这种现象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下面分析NSK电机轴承跑圈的原因:

    轴承与轴、轴承座的配合公差是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轴承与轴、孔的配合公差偏大(间隙配合),相互挤压力变小,轴或轴承在扭力作用下容易破坏相互间的静止状态,产生滑动,即所谓的“跑圈现象”。

    加工精度和安装装配精度也是重要原因。轴、轴承、轴承座的加工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装配精度等技术参数必须达到要求。一旦这些参数达不到标准,会影响配合公差,进而导致轴承跑圈。

    材质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不同种类的轴承需要使用相适应的轴承钢制造,其强度、刚度要大,耐磨性要好,且轴承合金的摩擦系数要小,这样才能保证轴承的正常使用,减少跑圈的可能性。

    为了预防和修复轴承跑圈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严格按照电机轴承相关推荐进行轴尺寸的设计和制造,严格把关电机轴的轴承台部分尺寸的质量;控制好电机轴的形状位置公差,确保配合面的接触良好;根据电机类型(如立式电机)调整配合公差尺寸;针对电机外界径向负荷和机座材质(如铝壳电机)等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对于已经发生跑圈的轴承,国内常见的修复方法包括镶套、打麻点、堆焊、刷镀、热喷涂、激光熔覆等。其中,堆焊是在工件的表面或边缘进行熔敷一层耐磨、耐蚀、耐热等性能金属层的焊接工艺;热喷涂是将熔融状态的喷涂材料通过高速气流使其雾化喷射在零件表面上,形成喷涂层的一种金属表面加工方法;刷镀是用电解方法在工件表面获取镀层的过程;激光熔覆则是一种新的表面改性技术。

    解决NSK电机轴承跑圈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严格控制加工和安装精度、选择合适的材质、及时采取修复措施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运行。